学院新闻

网站首页 > 正文

北京大学王一方教授到云浮校区开展中医传承与创新研讨活动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25年10月27日 09:30  浏览:

为了培养仁心仁术的中医学人才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2025年10月22日上午10时,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莅临云浮校区,以“当代中医的学术境遇与更新”为题,为中医学院及云浮校区师生带来一场富有内涵与新意的讲座。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小龙、云浮校区办主任梁志雄,中医学院、护理学院党政班子、云浮校区师生代表三百汇聚一堂,全身心投入,沉浸式领略中医人文的独特魅力

讲座伊始,王教授围绕时代浪潮下中医发展的命题,从“讲好故事”“发展困境”“辩护突围”三个层面,系统阐释了中医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。“如何讲中医故事?讲什么样的故事?传统如何焕发新辉?”王教授以问题切入,强调中医不仅是传统医学,更应成为具有中国风范的医学体系。他以屠呦呦诺贝尔医学获奖经历、北医百年杰出校友等案例为引,提出中医返本开新的关键在于古今对话与互洽,并风趣地将此比作“马拉奔驰”,揭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可能性。

回顾百年历程,中医发展屡遭冲击,近年来更面临多重质疑。王教授指出,中医需通过持续反思与改进实现突围,同时强调“中西不必强求合璧”。他以“穿西装唱不民歌”“用刀叉体验不到月饼的意境为喻,警示过度西化可能导致中医失传风险,呼吁坚守传统内核。通过品牌创新、人体意象研究、《老药工》传承等案例,王教授展现了中医的独特优势。他主张在现代化进程中“返璞归真”,以辩证思维融通传统与现代,推动中医从“雪融残荷”走向“生机重现”。

作为深耕医学思想史与中医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,王教授结合自身中医专业背景与医学哲学研究积淀,直指中医发展的核心矛盾。他指出,近代以来在全盘西化思潮影响下,中医曾陷入文化自卑与身份模糊的困境,而当代中医的“守正”,关键在于锚定学术主体性,回归门诊实践、辨证施治、经典经方与传统手法这四大根基。针对中西医关系这一焦点,他提出“拉开距离,两端深入”的发展路径——在保持中医独立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融合,反对急于求成的生硬对接,这一观点引发在场听众强烈共鸣。

讲座后,王教授与学校师生就中医传承与发展相关话题进行了亲切地交流,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,把握发展机会,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。

王教授同时参观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种质资源库及校园,到学校附属第二医院(云浮市中医院)进行访问和交流。对学校、云浮市中医院的环境及师生、医护人员的状态表示高度的好评。

E1268

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中医学术前景的深度探索,更是一场中华医学文化的寻根之旅。王教授的洞见与剖析引发学子深思,为学术探究注入持久动力,也为中医文化发展指明方向。中医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持续深化学术研究,坚守文化本心,通过举办更多中医文化活动,助力“中医魂”的传承与复兴!